本文目录一览

1,假如我是科技奥运设计师

几艘帆船在赛后返航时经过青岛奥帆中心的主防波堤。   以海水为冷热源的空调、太阳能热水系统、靠风力发电的路灯……作为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地,青岛奥帆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秉承“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建筑的节能,使奥帆中心成为集循环经济示范和新能源应用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场馆。   制冷制热用“海水空调”   奥帆中心临海而建,海水成为设计者首先考虑利用的能源。奥帆中心四大单体建筑之一的媒体中心,便成功引进、建设了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夏天的时候,海水水温比气温低,我们把海水抽上来,利用海水源热泵空调技术与建筑物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给室内降温的目的;冬天,则恰好反过来。”青岛东奥开发建设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幺子寅介绍说,海水源热泵空调通过利用温度相对稳定的海水作为冷热源,为媒体中心提供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所需冷热量。除使用少量的电能以外,其运行没有任何污染,是节约能源和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有效途径。   据幺子寅讲,与传统的电锅炉和燃煤锅炉供热方式相比,海水源热泵供热要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能源
那奥运会不要开了,呵呵玩笑. (那说明你从事的职业和设计有关把)

假如我是科技奥运设计师

2,星星是怎么形成的呢

星云是构成恒星的物质,但真正构成恒星的物质量非常大,构成太阳这样的一颗恒星需要一个方圆900亿千米的星云团。从星云聚为恒星的过程可分为快收缩阶段和慢收缩阶段。前者历经几十万年,后者历经数千万年。星云快收缩后半径仅为原来的百分之一,平均密度提高1亿亿倍,最后形成一个“星胚”。这是一个又浓又黑的云团,中心为一密集核。此后进入慢收缩,也叫原恒星阶段。这时星胚温度不断升高,温度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就要闪烁发光,以示其存在,并步入恒星的幼年阶段。但这时恒星尚不稳定,仍被弥漫的星云物质所包围着,并向外界抛射物质。 恒星的肖像 在静寂的夜空中,人们看到天上的星星都是闪的,除了大小和亮暗之外没有区别。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每颗恒星都有自己的独特相貌。早在中国的汉代,我们 充满智慧的祖先,通过细心观察,已经把恒星分成白、赤、黄、苍、黑5种颜色。1665年,英国的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太阳的连续光谱,从而知道日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打开恒星相貌奥秘的“钥匙” 1814年,德国的夫琅和费用分光仪作太阳光谱的研 究。他们在暗室的百叶窗上开了一条狭缝,让太阳光通过狭缝照射到一块棱镜上,棱镜后面则是一架小望远镜。夫琅和费通过小望远镜,惊奇地发现太阳的“七色彩带”样的光谱中又出现了许多条暗线。经过反复计数,这样的暗线共有567条之多。根据前人的几项发现,我们已经逐渐了解恒星的真实肖像。恒星颜色的不同,表明各个恒星温度不同,比如白色温度高,红色温度低,所以说光谱是了解恒星的“钥匙”。
是陨石聚在一起形成的

星星是怎么形成的呢

3,颜巴赫发电机组怎么启动

1)气温在50C以上时,用钥匙将电门打开,置起动开关于起动位置即可启动。2)启动电机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10秒,如一次启动不成功,50KW发电机应于两分钟后再作第二次启动,如连续三次不成功,应另外检查原因。3)起动后调节调速手柄,使柴油机在800转/分左右空运转数分钟,观测机油油压,在水温达到600C时再调转达速至额定转速。4)运行中操作者应注意各种仪表的读数,特别是机油压力,机油压力保持在3Kg/cm2~5Kg/cm2之间。
ge集团的颜巴赫机组是 颜巴赫燃气内燃机组,它的功率输出范围为0.25至3兆瓦,可依靠天然气或各种特种燃气运行,包括火炬气及煤层气及其它替代燃料如生物质气、垃圾填埋气、木质气、污水气体和工业废气等。荣获专利的燃烧系统,加上先进的发动机和设备管理系统,帮助客户能够达到严格的国际排放标准,同时为客户提供高效率、耐久性和可靠性。,通用电气(ge)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 ge能源集团(www.ge.com/energy)是世界领先的发电设备和能源输送技术的供应商,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为220亿美元。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ge能源集团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跨越能源行业各个领域,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与生物气能;以及其他可替代能源。ge能源集团拥有众多“绿色创想”产品,“绿色创想”是ge在全公司范围推行的旨在积极主动为市场带来创新技术以帮助客户解决棘手的环境问题的一项创举。 ge梦想启动未来——ge是一家多元化的科技、媒体和金融服务公司,致力于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一些问题。ge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广阔,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水处理和安防技术,到医疗成像、商务和消费者融资、媒体以及高新材料,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0多万员工。

颜巴赫发电机组怎么启动

4,新时代汽车网主要是做什么的

新时代汽车网 新时代汽车网新时代汽车网是国内第一家以报道“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资讯为主的专业汽车网站,网站以“新时代汽车网引领汽车新时代”为宗旨,以资讯为纽带,以社区论坛为平台,坚持原创风格,为广大网友提供汽车报价、导购、评测、用车、玩车等供权威、丰富的、多方面实用有效的第一手汽车资讯,为汽车厂商、经销商及各种汽车相关产品的服务提供商量身打造网络媒体宣传计划、提供信息发布及网络营销平台,并营造一个互动的车友交流空间。网站下设汽车报价,汽车评测,以及新闻、导购、维修、保养、交通安全、汽车论坛、自驾游、汽车休闲、汽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汽车排名领先的综合类汽车网站。 新时代汽车网创办于2010年,是国内第一家以宣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为主题的专业汽车资讯类网站。自2010年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北京车展举办以来,绿色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世界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时下,在全世界都陷入能源危机当中,中国作为正在成长中的汽车大国,审时度势,积极响应——提倡节能减排,提倡节约能源。在传统汽车发展了百余年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所有汽车企业的研究主题,也必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此时,新时代汽车网紧跟世界潮流,应运而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全力宣传报道新能源汽车相关资讯,引领汽车行业走进新时代汽车潮流。 新时代汽车网集汽车资讯平台,网上汽车交易中心、汽车新闻资讯、汽车交易综合服务、企业搜索推广为一体,打造全新的汽车交易第一门户。网站下设汽车新闻、汽车报价、业界动态、降价优惠、选车参谋、交易手续、精选美文、行业数据、厂商要闻、法规动态、交通新闻、高层专访、媒体评论、汽车测评、新车速递、用车修车、二手车、车型图库、香车美女等40多个精品栏目,及时传递权威汽车信息,竭诚服务全国汽车市场。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潜心开发了具有专业水准的、适应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商务平台,涵盖汽车的新车报价、网上订购系统;二手车供求系统;汽车用品、汽车配件、汽保设备的网上购物系统;企业九大商机 发布系统。强大的数据库资源覆盖了汽车行业的各类企业,涉及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来满足会员企业的形象宣传、 汽车产品展示与销售、用户反馈、定单管理、在线交易功能服务需求。特别是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车服务。网站创立以来,一直奉行为汽车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的原则,为整车生产制造商、汽车零部件及用品供应商、汽车及相关产品经销商、汽车服务企业和广大汽车消费者、爱好者提供了全方位、精确有效的网络资讯、交易服务及其 它增值服务。 网站自创办以来,先后与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华网、中青网、大河网、商都网等20多家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友情合作,并与百度、google等建立了广告友情合作伙伴。网站始终立足于汽车行业市场,利用汽车资讯引导交易服务, 强大新闻发布系统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全面、系统、深入捕捉国内外汽车行业信息予以宣传报道,汽车行业新闻、热点聚焦、厂商动态、新车速递、品牌资讯、降价信息、 试车评车、各地车市、购车参谋等优秀栏目,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向广大网民宣传企业和汽车品牌的网上窗口,同时也成为倍受广大网民关注的汽车网络媒体。
这个,你要参考人家网站了,百度新时代汽车网

5,恒星是怎么形成的

星云是构成恒星的物质,但真正构成恒星的物质量非常大,构成太阳这样的一颗恒星需要一个方圆900亿千米的星云团。从星云聚为恒星的过程可分为快收缩阶段和慢收缩阶段。前者历经几十万年,后者历经数千万年。星云快收缩后半径仅为原来的百分之一,平均密度提高1亿亿倍,最后形成一个“星胚”。这是一个又浓又黑的云团,中心为一密集核。此后进入慢收缩,也叫原恒星阶段。这时星胚温度不断升高,温度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就要闪烁发光,以示其存在,并步入恒星的幼年阶段。但这时恒星尚不稳定,仍被弥漫的星云物质所包围着,并向外界抛射物质。 恒星的肖像 在静寂的夜空中,人们看到天上的星星都是闪的,除了大小和亮暗之外没有区别。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每颗恒星都有自己的独特相貌。早在中国的汉代,我们 充满智慧的祖先,通过细心观察,已经把恒星分成白、赤、黄、苍、黑5种颜色。1665年,英国的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太阳的连续光谱,从而知道日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打开恒星相貌奥秘的“钥匙” 1814年,德国的夫琅和费用分光仪作太阳光谱的研 究。他们在暗室的百叶窗上开了一条狭缝,让太阳光通过 狭缝照射到一块棱镜上,棱镜后面则是一架小望远镜。夫 琅和费通过小望远镜,惊奇地发现太阳的“七色彩带”样的光谱中又出现了许多条暗线。经过反复计数,这样的暗 线共有567条之多。根据前人的几项发现,我们已经逐渐 了解恒星的真实肖像。恒星颜色的不同,表明各个恒星温度不同,比如白色温度高,红色温度低,所以说光谱是了解恒星的“钥匙”。
近日科学家们在一项前沿研究中揭示出了宇宙中第一颗恒星的诞生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距今130亿年前。 达拉莫大学的天文学家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应的研究文章,他们认为宇宙中第一颗恒星的形成与反物质和暗物质具有重要的关系,而反物质和暗物质被估计是整个宇宙中的主要物质。 这项研究也使科学家们对暗物质的研究也更近了一步,而反物质和暗物质被证明理论存在以来,已经有大约70年的时间了,但是人们仍然不能完全揭开关于反物质和暗物质的秘密。有趣的是,科学家指出宇宙中第一颗诞生的恒星今天仍然能够在银河中被观测到。 早期宇宙中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都与反物质和暗物质有密切的关系,尽管反物质和暗物质的特性还不明确,但它们的存在却几乎是确切无疑的,因为相关证据非常丰富,从对银河系、其他星系甚至整个宇宙的观测中都可以发现这种证据。 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整个宇宙变得越来越均匀,物质密度的起伏也变得越来越少,但是在不同密度的区域中存在大量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气体逐渐聚合,最后形成了最早的一些恒星,这个过程发生在大爆炸之后大约1亿年左右的时候。 达拉莫大学的科学家们使用复杂的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现了这个过程,他们的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冷"反物质和"热"反物质的概念,对反物质的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 这个模型体系发现早期的恒星形成是"冷"反物质缓慢移动造成的,这些恒星都是独立形成的,它们是由大量反物质粒子不断聚集而最终形成的。与其相反,一些运动速度比较快的"热"反物质在一系列剧烈的碰撞中形成了另外一些恒星,这些恒星的体积则大小不等。 科学家们解释说,后面这种系列超新星爆发是发生在一条细长的带状区域内的,这一区域大约有9000光年长,大约有今天银河的四分之一那么长,这一系列超新星爆发点亮了早期昏暗的宇宙,其壮观程度令人无法想象。 而"冷"暗物质形成的天体的体积一般比较大,但是如果恒星的体积较大,它的寿命也相对较短,因此这些较大的恒星大都不能存活到现在,而那些体积较小的低聚合水平的恒星则可能存活到今天。 该研究项目的科学家们还希望该项研究能够帮助解开黑洞的秘密,很多星系的核心部位都是由黑洞组成的,有些黑洞所含有的物质的量可能能达到太阳的10亿倍那么多。科学家们估计恒星的互相碰撞可能是形成这些黑洞的原因之一。而这些秘密的揭开都与反物质与暗物质的进一步研究有着直接的关系
由星云聚合而成

6,星星怎么形成的啊

星云是构成恒星的物质,但真正构成恒星的物质量非常大,构成太阳这样的一颗恒星需要一个方圆900亿千米的星云团。从星云聚为恒星的过程可分为快收缩阶段和慢收缩阶段。前者历经几十万年,后者历经数千万年。星云快收缩后半径仅为原来的百分之一,平均密度提高1亿亿倍,最后形成一个“星胚”。这是一个又浓又黑的云团,中心为一密集核。此后进入慢收缩,也叫原恒星阶段。这时星胚温度不断升高,温度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就要闪烁发光,以示其存在,并步入恒星的幼年阶段。但这时恒星尚不稳定,仍被弥漫的星云物质所包围着,并向外界抛射物质。 恒星的肖像 在静寂的夜空中,人们看到天上的星星都是闪的,除了大小和亮暗之外没有区别。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每颗恒星都有自己的独特相貌。早在中国的汉代,我们 充满智慧的祖先,通过细心观察,已经把恒星分成白、赤、黄、苍、黑5种颜色。1665年,英国的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太阳的连续光谱,从而知道日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打开恒星相貌奥秘的“钥匙” 1814年,德国的夫琅和费用分光仪作太阳光谱的研 究。他们在暗室的百叶窗上开了一条狭缝,让太阳光通过狭缝照射到一块棱镜上,棱镜后面则是一架小望远镜。夫琅和费通过小望远镜,惊奇地发现太阳的“七色彩带”样的光谱中又出现了许多条暗线。经过反复计数,这样的暗线共有567条之多。根据前人的几项发现,我们已经逐渐了解恒星的真实肖像。恒星颜色的不同,表明各个恒星温度不同,比如白色温度高,红色温度低,所以说光谱是了解恒星的“钥匙”。
撞击形成的。
太空的石头
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的总数仅仅大约为6000颗,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星星在银河方向的星星非常密,但在其他方向上星星就相对稀少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形成球状结构的星体的 整体概念。如果是那样,各个方向上的星星数目与银河方向上的星星数目应该一样多,而且,随着较近的星星以弱 光为背景而闪烁着(没有现在壮观),整个天空将被照亮。 那么,我们必须假设,星星存在于非球状的大星团中,且在银河方向上比在其他方向上延伸得更远。既然是这 样,那么银河显示出星星都聚集成透镜形或汉堡包形。这种透镜形的星团被称为银河系(来自银河的希腊语释义), 同时由于我们看到的环绕天空的暗光带的原因,银河这个名字被保留下来了。 第一个提出星星存在于掩光星系中的人是掩光天文学家托马斯。赖特。他于1750年提出该建议,但他的想法好 像很混乱和不可理解,以至于开始时很少有人注意他。当然,即使银河系是透镜形的,它也可以永远在长径方向上 延伸。尽管在银河的外面只看到比较少的星星,但在银河内部却存在着无数的星星。 为了说明问题,威廉。赫歇耳统计了一下星星的数目。自然,在一定时间内,指望数清所有的星星是不可能的。 赫歇耳选择了683 个小区域,它们均匀地分布在天空中,然后统计每一区域里用望远镜看到的星星。用这种方 法,他得到了我们现在称为天空中的“假想的民意测验”的星星数目。这是第一个把统计学应用于天文学的例子。 赫歇耳认为每个区域里的星星的数量与它接近银河的程度有关。在所有方向上,星星数目随趋近银河程度的增 加而稳步地增长。从他统计的星星数目上看,可以估算出银河系的星星的数目以及银河系可能有多大。1785年,他 宣布了结果,并提出银河系的长径大约是太阳到天狼星的距离的800 倍,短径是此距离的150 倍。半个世纪后,天 狼星的实际距离被算出来了,可得出赫歇耳认为的银河系的长径是8000光年,短径为1500光年。同时,他算出银河 系内有80亿颗星。虽然这是个巨大的数目,但不是不可数的。 在近两个世纪内,天文学家用比赫歇耳所能用的好得多的仪器和技术探索了银河系,如今了解到银河系比赫歇 耳所料想的要大得多。在长径方向上至少延伸出10万光年,可能拥有2000亿颗星。不过可以说,我们确认了银河系 以及星星不是无数的而是可计算的,这是赫歇耳的功劳。的数目就大得多了。
应该是行星爆炸

7,光合作用是进行的

光和作用需要有光,水,二氧化碳,酶和合适的温度。呼吸作用需要葡萄糖,酶,有氧呼吸需要氧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 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 第三,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为10000 t/s(吨每秒)。以这样的消耗氧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二千年就会用完。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第四,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20亿至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由于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成臭氧(O3)。臭氧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
光和作用需要有光,水,二氧化碳,酶和合适的温度。呼吸作用需要葡萄糖,酶,有氧呼吸需要氧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3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光合作用传统定义--植物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淀粉,以供植物及动物作为食物的来源。叶绿体由于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因此叶绿体可以说是阳光传递生命的媒介。 原理--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它们将利用阳光的能量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有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 12H2O + 6CO2 + 光= C6H12O6 (葡萄糖) + 6O2↑+ 6H2O 注意:上式中等号两边的水不能抵消,虽然在化学上式子显得很特别。原因是左边的水,是植物吸收所得,而且用于制造氧气和提供电子和氢离子。而右边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则是来自二氧化碳。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这一原料产物起始过程,人们更习惯在等号左右两边都写上水分子,或者在右边的水分子右上角打上星号。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步骤-- 光反应 场所:叶绿体内基粒片层膜 影响因素:光强度,水分供给 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吸收峰--叶绿素a,b的吸收峰过程:叶绿体膜上的两套光合作用系统:光合作用系统一和光合作用系统二,(光合作用系统一比光合作用系统二要原始,但电子传递先在光合系统二开始)在光照的情况下,分别吸收680nm和700nm波长的光子,作为能量,将从水分子光解光程中得到电子不断传递,最后传递给辅酶NADP。而水光解所得的氢离子则因为顺浓度差通过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从类囊体内向外移动到基质,势能降低,其间的势能用于合成ATP,以供暗反应所用。而此时势能已降低的氢离子则被氢载体NADP带走。一分子NADP可携带两个氢离子。这个NADPH+H离子则在暗反应里面充当还原剂的作用。 意义:1:光解水,产生氧气。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3: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H离子,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 暗反应--实质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场所:叶绿体基质 影响因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过程:不同的植物,暗反应的过程不一样,而且叶片的解剖结构也不相同。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暗反应可分为C3,C4和CAM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是因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过程的不同而划分的。 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一部分。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内的基质。循环可分为三个阶段: 羧化、还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大部分植物会将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过一种叫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个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此过程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这一步反应的意义是,把原本并不活泼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使之随后能被还原。但这种六碳化合物极不稳定,会立刻分解为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后者被在光反应中生成的NADPH+H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ATP。产物是3-磷酸丙糖。后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一个碳原子将会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离开循环。剩下的五个碳原子经一些列变化,最后在生成一个1,5-二磷酸核酮糖,循环重新开始。循环运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 C3类植物--二战之后,美国加州大学贝克利分校的马尔文·卡尔文与他的同事们研究一种名叫Chlorella的藻,以确定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如何固定CO2。此时C14示踪技术和双向纸层析法技术都已经成熟,卡尔文正好在实验中用上此两种技术。他们将培养出来的藻放置在含有未标记CO2的密闭容器中,然后将C14标记的CO2注入容器,培养相当短的时间之后,将藻浸入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使细胞中的酶变性而失效。接着他们提取到溶液里的分子。然后将提取物应用双向纸层析法分离各种化合物,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放射性上面的斑点,并与已知化学成份进行比较。 卡尔文在实验中发现,标记有C14的CO2很快就能转变成有机物。在几秒钟之内,层析纸上就出现放射性的斑点,经与一直化学物比较,斑点中的化学成份是三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PGA),是糖酵解的中间体。这第一个被提取到的产物是一个三碳分子, 所以将这种CO2固定途径称为C3途径,将通过这种途径固定CO2的植物称为C3植物。后来研究还发现, CO2固定的C3途径是一个循环过程,人们称之为C3循环。这一循环又称卡尔文循环。 C3类植物,如米和麦,二氧化碳经气孔进入叶片后,直接进入叶肉进行卡尔文循环。而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很小,不含或含很少叶绿体,卡尔文循环不在这里发生。 C4类植物--在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科学家哈奇和斯莱克发现玉米、甘蔗等热带绿色植物,除了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具有卡尔文循环外,CO2首先通过一条特别的途径被固定。这条途径也被称为哈奇-斯莱克途径。 C4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干旱热带地区的植物。在这种环境中,植物若长时间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会导致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过快的流失。所以,植物只能短时间开放气孔,二氧化碳的摄入量必然少。植物必须利用这少量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 在C4植物叶片维管束的周围,有维管束鞘围绕,这些维管束鞘案由叶绿体,但里面并无基粒或发育不良。在这里,主要进行卡尔文循环。其叶肉细胞中,含有独特的酶,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碳氧化酶,使得二氧化碳先被一种三碳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同化,形成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这也是该暗反应类型名称的由来。这草酰乙酸在转变为苹果酸盐后,进入维管束鞘,就会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和一分子丙酮酸。二氧化碳进入卡尔文循环,后同C3进程。而丙酮酸则会被再次合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此过程消耗ATP。 该类型的优点是,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C3高很多,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环境生长。C3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得的淀粉会贮存在叶肉细胞中,因为这是卡尔文循环的场所,而维管束鞘细胞则不含叶绿体。而C4植物的淀粉将会贮存于维管束鞘细胞内,因为C4植物的卡尔文循环是在此发生的。 景天酸代谢植物--景天酸代谢(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 CAM): 如果说C4植物是空间上错开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卡尔文循环的话,那景天酸循环就是时间上错开这两者。行使这一途径的植物,是那些有着膨大肉质叶子的植物,如凤梨。这些植物晚上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同样经哈奇-斯莱克途径将CO2固定。早上的时候气孔关闭,避免水分流失过快。同时在叶肉细胞中开尔文循环开始。这些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效率也很高。 藻类和细菌的光合作用--真核藻类,如红藻、绿藻、褐藻等,和植物一样具有叶绿体,也能够进行产氧光合作用。光被叶绿素吸收,而很多藻类的叶绿体中还具有其它不同的色素,赋予了它们不同的颜色。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不具有叶绿体,而直接由细胞本身进行。属于原核生物的蓝藻(或者称“蓝细菌”)同样含有叶绿素,和叶绿体一样进行产氧光合作用。事实上,目前普遍认为叶绿体是由蓝藻进化而来的。其它光合细菌具有多种多样的色素,称作细菌叶绿素或菌绿素,但不氧化水生成氧气,而以其它物质(如硫化氢、硫或氢气)作为电子供体。不产氧光合细菌包括紫硫细菌、紫非硫细菌、绿硫细菌、绿非硫细菌和太阳杆菌等。
我这是由百度搜索下来的答案。

文章TAG:绿色能源媒体有哪些绿色  绿色能源  能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