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光伏专业有那些发展放向

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每年以40%的速度发展,其快速扩张导致人力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加快培养此类人才已成当务之急。为打破人才瓶颈。   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专为太阳能光伏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分为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和光伏发电系统三个专业方向。该专业学生一入学即就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实行毕业后,学生可在太阳能光伏企业工作。

光伏专业有那些发展放向

2,国内光伏前景如何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光伏发电成为世界新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自 2006 年以来,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一直处于持续、快速地发展过程中。据统计,201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实现 57GW, 累计装机容量达 245.8GW, 较 2014 年增长幅度达到 21.28%。 近几年,受益于中国、日本、美国等体量较大的光伏市场的持续升温,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呈现上升态势,光伏行业目前整体处于健康稳定发展阶段。 随着光伏发电效率的不断提高, 以及光伏组件成本和光伏系统安装成本的持续下降,未来光伏发电将有可能逐步实现平价上网。发电成本的下降以及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加快光伏行业的发展。目前,光伏行业经过深度调整,开始步入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行业的发展促使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的崛起。随着多样化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成本的持续降低, 光伏产品的市场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总的来看,目前光伏行业市场变化主要取决于各国政策环境的影响,未来随着光伏系统价格的持续降低和发电效率的不断提高, 预计光伏装机量将持续增长。

国内光伏前景如何

3,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在中国发展状况

.世界光伏发电应用总体状况 自从实用性的硅太阳电池问世以来,世界上很快就开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发展初期,因太阳电池价格昂贵,光伏发电主要限于在空间为卫星供电。随着太阳电池技术提高,价格下降,光伏发电逐渐在地面得到应用,规模也日益扩大。据报道,1998年,全世界太阳电池组件生产量达到157.8MW,是1992年58。2MW的近3倍。近几年国际上光伏发电加速发展,美国计划到2010年安装1000~3000MW太阳能电池,而日本计划到2010年安装7600MW太阳电池。 光伏发电不消耗燃料,不受地域限制,规模大小随意,可以独立发电或并网发电,无噪声、无污染,建设周期短,不用架设输电线路,安全可靠,维护简便,可以无人值守,具有其它发电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技术基础。 从1958年美国发射的卫星上首次使用太阳电池开始,至今全世界发射的4000余颗卫星,90%以上采用光伏发电系统供电。所用太阳电池,大部分为硅单晶电池,近来开始采用砷化锭和磷化钢电池。太阳电池方阵组装方式有体装式和帆板式两种,功卒小至数瓦,大至上千瓦、几十千瓦。空间光伏发电用的太阳电池要求,转换效率高,重量轻,耐辐照性能好,温度系数小等,今后发展重点是薄膜太阳电池。〕 在卫星上成功地实现光伏发电后,人们自然会提出建造空间电站的设想,利用空间太阳辐射强、不受昼夜、气候、季节影响的有利条件,在空间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再用微波或激光传输到地面。70年代,美国提出建造一座500万kW空间电站的计划,但经过深入的分析论证,到1981年得出结论,认为近期内研制空间电站为时过早,经济上得不偿失,以致后来改变了计划。 光伏发电用于地面之后,因价格贵而首先在一些特殊领域获得应用,如海上导航,牧区电围栏,微波通讯,管道阴极保护等。随着价格的下降,光伏发电逐渐扩大应用领域,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消费性产品,如非晶硅太阳电池供电的计算器,太阳能钟表,太阳能照明灯具,太阳能收音机、电视机等,这类产品约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14%;远离电网居民供电系统,包括家庭分散供电和独立光伏电站集中供电,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35%;离网工业供电系统,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3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其占世界光伏产品销售量的18%。 随着光伏发电规模的扩大,井网发电系统将快速发展。8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建设的并网光伏电站规模从100kw到1MW不等,现在正计划建设10MW并网光伏电站。此外,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计划建设的“太阳屋顶”,都采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一些应用,但应用重点是小型系统,主要解决无电或严重缺电地区家庭用电的需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在中国发展状况

4,光伏发电的发展过程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时,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世界光伏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商品化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兆瓦/年发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 201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7.5GW,较上年的18.1GW相比,涨幅高达52%,全球累计安装量超过67GW。全球近28GW的总装机量中,有将近20GW的系统安装于欧洲,但增速相对放缓,其中意大利和德国市场占全球装机增长量的55%,分别为7.6GW和7.5GW。2011年以中日印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光伏产业市场需求同比增长129%,其装机量分别为2.2GW,1.1GW和350MW。此外,在日趋成熟的北美市场,新增安装量约2.1GW,增幅高达84%。其中中国是全球光伏发电安装量增长最快的国家,2011年的光伏发电安装量比2010年增长了约5倍,2011年电池产量达到20GW,约占全球的65%。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有电池企业约115家,总产能为36.5GW左右。其中产能1GW以上的企业共14家,占总产能的53%;在100MW和1GW之间的企业共63家,占总产能的43%;剩余的38家产能皆在100MW以内,仅占全国总产能的4%。规模、技术、成本的差异化竞争格局逐渐明晰。国内前十家组件生产商的出货量占到电池总产量的60%。在今后的十几年中,中国光伏发电的市场将会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并网发电系统,包括沙漠电站和城市屋顶发电系统。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配合积极稳定的政策扶持,到2030年光伏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30多个大型煤电厂。国家未来三年将投资200亿补贴光伏业,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吸引了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融入到这个行业中来。2015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190亿千瓦时。 2015年9月7日,江苏省首个供电所光伏发电项目在南京市浦口区正式并网运行,农村居民也用上了“绿色电”。接下来光伏发电项目将在农村变电所推广。 2015年11月,安徽省来安县全面启动乡村光伏发电项目,11个美好乡村“空壳村”装机容量为60KW以上的光伏电站进入招标程序。据初步估算,并网发电后各村每年能提供72000KWh清洁电能,村级集体经济能增收5万元以上。 2015年1-6月,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78万千瓦。 自2013年起,光伏发电连续3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截至2015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约4300万千瓦,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此外,光伏产业正发力“走出去”。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年光伏电池及组件出口量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出口额达到144亿美元。
会影响的

5,531之后光伏的发展趋势到底怎样

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去补贴化将成主流531新政后,光伏行业去补贴化将成主流随着被称作史上最严光伏政策“5·31”新政的出台,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光伏行业出现“降温”。面对新建规模严控、补贴下调等政策,15家A股光伏企业发布的2018年半年业绩报告预告显示,近一半企业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光伏行业去补贴化将成主流,行业洗牌在即,不少光伏企业开始谋转变求生存。6月后光伏不再进行补贴据前瞻产业园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产业层面,上半年抢装不如预期,1-5月组件价格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尤其是“5·31”新政后,组件价格甚至跌破2元/瓦,半年降幅达到近30%。多家组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中小企业更加明显。从光伏上游企业来看,“5·31”新政后,国内多家硅料厂开始停产检修,总计超过10家,同时硅料价格跌幅也进一步加快; 硅片方面,上半年一些多晶硅片企业受制于设备、资金等因素,陆续停产或破产,6月以来有加速趋势,而且硅片价格持续下降,平均每月下降0.3元/片。去年有半数以上企业净利润下滑,今年一季度又有13家继续下滑。其中,组件企业形势尤为严峻,净利润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光伏海外市场前景广阔实际上,光伏行业去补贴是必由之路。如果去年底存量130GW未进目录的光伏项目全部进目录,则每年补贴需求为7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平价上网到来之前,增量项目大概需要160亿元的补贴。这样算来,平价上网之前,中国光伏行业每年需要超800亿元的补贴。面对国内市场的低迷,不少骨干企业已加速开拓国外市场,部分光伏企业海外市场已占自身出货量的70%以上。“跑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与此同时,光伏企业想要继续谋求发展,就必须快速转变发展思路、迎难而上,“跑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未来光伏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降本增效”。会在逆变器内部大量使用自制件,降低生产成本,为投资商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推广半片组件等高效产品,在增加一定设备投入的同时,明显提高发电效率,从而在降本和增效之间取得平衡,技术的进步,能够早日实现平价上网。此外,新政严控光伏新增规模也并非一刀切。新政的出台不是为了控制光伏规模发展,对于先进技术、高质量产品、不需要国家补贴的电站项目“是留了口子的”。在光伏企业看来,下一阶段,分布式光伏仍是行业发展重点。目前我国已有12个省市提供地方性补贴,个别地区盛市、县补贴叠加最高可达0.75元/千瓦时,仍可以开展户用光伏项目,下一步将把资源聚焦在收益较高的地区。下半年常规户用光伏市场整体会有下降,重点开发有地方补贴的城市,以及一些小型工商业项目。分布式装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分布式装机占比已经从去年的30%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接近50%,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分布式电源市朝交易的推广,将会促进更多商业模式的创新。我国光伏行业从过去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率方面,这对光伏行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比集中式电站,补贴强度更高的分布式光伏面临的补贴退坡压力更大,未来分布式光伏发展将逐步由“补贴驱动”发展为“配额驱动”,最终过渡到“完全市场驱动”。优化光伏发展环境对此,光伏企业对优化行业环境也有所期待。在成本问题上,光伏电站建设的非技术性成本已占总投资成本的20%以上,包括土地成本、财务成本和并网成本,希望政策制定者加强落实、创新手段,切实降低光伏电站建设的非技术成本。而“融资难”问题上,要形成规范成熟的融资体系,来保障光伏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光伏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下一步将着力优化光伏发电的发展环境,通过开展光伏发展专项监管工作,建立市撤境监测评价机制,出台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投资经营负担政策文件等,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引导企业理性投资,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制约光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光伏发电的发展政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锄制。
531光伏新政对中国的光伏产业影响究竟有多大?从以下的数据就可见一斑:2018年上半年我国新增装机24.3GW,和2017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近日国际研究机构GTM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却显示,2018年中国的光伏需求预期将从48.2GW下降至28.8GW,降幅超过40%。也就是说,今年下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可能仅有4.5GW,而去年下半年,这一数据还有约19GW。装机量下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产品过剩,价格下跌。8月份,光伏组件价格已降至0.25美元/瓦(1.72元/瓦),而就在4月份,还有媒体报道称,光伏组件的价格大概在2.4元/瓦-2.5元/瓦之间,个别招标上,报价甚至已经低于2.4元/瓦。大概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让相关从业者叫苦不迭的价格,仅仅过去了4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价。国内市场情况如何暂且不论,因为激烈的竞争有目共睹。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首先支撑不住的就是中小企业,大部分小企业不得不停产。而大型企业则在苦苦支撑之余,开始谋求新的出路,一方面逆势扩产提升份额,另一方面则开始扩张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对如今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确实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不过,这些大多得益于光伏企业的提前布局,目前,国际上对华光伏双反。提高关税的措施屡见不鲜,海外市场的开拓,也确实是举步维艰。531光伏政策相关资料《净利润均大幅下滑,“531”新政影响凸显》

6,关于光伏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   近几年国际上光伏发电快速发展,2007年全球太阳能新装容量达2826MWp。2007年,在太阳能光电产业链中有大量的投资集中到新产能的提升上。除此之外,太阳能光电企业在2007年间的贷款融资金额增长了近100亿美元,使得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增至5.5GW,全球太阳能安装总量已累计达15GW。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德国、西班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扶持力度有所降低,但其它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却在逐年加大。日本政府2008年11月发布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行动计划”,确定太阳能发电量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2005年的40倍,并在3-5年后,将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价格降至目前的一半左右。2009年还专门安排30亿日元的补助金,专项鼓励太阳能蓄电池的技术开发。2008年9月1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揽子减税计划,其中将光伏行业的减税政策(ITC)续延2-6年。   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达到50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90万千瓦(2900M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188MW,超过日本和欧洲。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2009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并出台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有条件地对部分光伏建筑进行每瓦最多20元人民币的补贴。2009年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宣布在我国正式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009年国家出台的政策将推动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发展,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已经开始启动”,在我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光伏产业不仅让国内企业看到了机遇,而且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引自《2009-2012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12月5日,国家能源局表示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新增10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新增700万千瓦左右,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约300万千瓦;明年相关政策将更多向分布式电站倾斜,预计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占新增装机规模的60%左右。 一、光伏分布式发电是主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但是随着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一些问题已经有所显现。部分地区用电量低,已经无法完全消纳这些电量,并且受到电力系统接纳能力限制无法大规模发展。因此,鼓励东、中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发电,鼓励自发自用,成为光伏发电的发展方向。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资料显示,分布式发电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它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 目前,浙江、山东和广东等省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规模较大,预计到今年底,将分别达到60万千瓦、40万千瓦和40万千瓦。部分省份还在积极探索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项目管理方式。江苏开展了工业园区光伏发电集中应用、光伏示范村(小区),风光互补、渔光互补、农业大棚光伏应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工业园区形成了政府协调推动、发挥企业作用、统一规划的项目开发模式。 二、今年政府政策频出,力推分布式光伏发电 今年7月份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重点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 11月份密集出台的《关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预示着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体系逐渐完善,为我国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决定性基础。 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也需看到目前分布式发电由在中国刚刚兴起,难免会出现各种障碍。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从政府的各项举措来看,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决心已定,如果未来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其他障碍,相信政策会持续加码。 在政策引导下,分布式光伏建设前景已经凸显。分布式式光伏将在2014年开始成为光伏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成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根据《关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的函》,2014年光伏发电的建设规模提高两成,达到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一目标有望实现。
不太理想 向下趋势
远景很好,但目前行业投入过大 产能过剩,需要重新洗牌。
光伏产业的利润空间正在进一步下滑。。。
光伏产业的利润空间正在进一步的压缩.我已经调低了尚德的评级 你好自为之

7,发展前景分析未来太阳能光伏将怎样发展

一纸新政着实为火热的光伏行业降温5·31新政强调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同时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机制,加快光伏发电电价退坡。根据目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今年我国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普通电站暂不安排、分布式2018年仅安排10GW纳入指标,包括户用或也在该指标之中。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2017年光伏装机迎来新的增长点,行业发展迅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53.06GW,同比增长53.62%。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广泛应用,光伏装机迎来新的增长点,行业发展迅猛。 2011年至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其在新能源发电比例亦不断上升,2011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仅为0.15%,截至12月底,累计装机超130GW,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均居全球首位。2017 年上升至7.30%。 2017年,光伏发电成为电源增长的主力,新能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保守估计,2018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将在30GW~45GW之间,变量在于分布式,但分布式市场较难预测,如果分布式市场有很好的表现,不排除会超过50GW。本次政策调整的最大动因在于,财政补贴压力过大,行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出了管理者的预期。而财政补贴则是产业链主体利润的主要构成。5·31新政”的影响在于对未来带有补贴的指标的规模收紧,压力来自于巨大的补贴缺口,这次是三个部委联合发文,希望通过限制带有补贴指标的规模,来控制补贴总量的增长。经测算,2017年新能源补贴需求约1200亿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时1.9分的征收标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收入约690亿,预计缺口510亿元。加上此前累计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将近600亿,2017年底补贴总缺口1110亿元。在附加费不提高的情况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亿的缺口,20年累计缺口将达2万多亿元。再战无补贴市场尽管我们还是期待在户用这部分能有一定的政策松动,但大面上来讲,严控带补贴的指标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最终还是要期待,通过电力市场改革以及其他的这个自由售电的模式,能够把无补贴的商业模式建立起来。在国内需要迅速打开无补贴项目的市场,需要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在国外需要拓展更多的海外空间,新政将引发组件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这就意味着光伏行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将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在这一轮调整中,行业景气指数可能回到2012~2013年的低点,但当前与彼时又有不同。“先进技术发展、光伏产业链成本下降已不可同日而语,政策的出发点也已经不同,光伏行业在能源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不同,集中式、分布式、户用发展的形态也已经不同。在政策变化面前,整个行业比拼的是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更高的转化效率、更低的制造运营成本。国内只有不足10GW的领跑者项目是不够国内的产能来分的。大家只有一边打价格战一边去海外寻找订单,通过价格的下降去刺激海外客户的投资需求。
太阳能利用现状及对策 新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在新实际中,各国政府都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在我国西部广袤严寒、地形多样和居住分散的现实条件下,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 一、国内外太阳能利用概况 1.l国外现状 常规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增加,使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加强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近几年,国际光伏发电迅猛发展。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1980年又正式将光伏发电列入公共电力规划,累计投资达8亿多美元;1994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光伏发电的预算达7800多万美元,比1993年增加了23.4%;1997年美国和欧洲相继宣布"百万屋顶光伏计划",美国计划到2010年安装1000~3000mw太阳电池。日本不甘落后,1997年补贴"屋顶光伏计划"的经费高达9200万美元,安装目标是7600mw。印度计划1998-002年太阳电池总产量为150mw,其中2002年为50mw。 国际光伏发电正在由边远农村和特殊应用向并网发电和与建筑结合供电的方向发展,光伏发电已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到目前为止,世界太阳电池年销售量己超过60兆瓦,电池转换效率提高到15%以上,系统造价和发电成本已分别降至4美元/峰瓦和25美分/度电;在太阳热利用方面,由于技术日趋成熟,应用规模越来越大,仅美国太阳能热水器年销售额就逾10亿美元。太阳能热发电在技术上也有所突破,目前已有20余座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正在运行或建设。 1.2国内现状 煤炭巨量消费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始于70年代,真正快速发展是在80年代。在1983年一1987年短短的几年内先后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了七条太阳电池生产线,使我国太阳电池的生产能力从1984年以前的年产200千瓦跃到1988年的4.5兆瓦。目前太阳电池主要应用于通信系统和边远无电县、无电乡村、无电岛屿等边远偏辟无电地区,年销售约1.1兆瓦,成效显著。 (1)建成了40多座县、乡级小型光伏电站,光伏电池总装机容量约600kw,其中西藏最多,达450多kw;1998年10月建成我国最大的西藏那曲安多县光伏电站的光伏电池装机容量高达100kw。 (2)家用光伏电源在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西藏以及辽宁、吉林、河北、海南、四川等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全国已累计推广家用光伏电源约15万台,光伏电池总功率约达2.9mw。 (3)在22所农村学校建立了光伏电站,光伏电池组件的总装机容量为57kw。 (4)1998年中国通信史上建成难度最大的兰一西一拉光缆干线工程,有26个光缆通信站采用光伏电池作电源,其海拔高度多在4500m以上,光伏电池组件的总功率达100kw。 (5)1996年建成了塔中4--轮南输油输气管道阴极保护先伏电源系统,总功率为 40kw。该系统横贯环境恶劣复杂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总长达300km。 (6)1995年,63个国家重点援藏项目一西藏广播电视发射接收工程采用光伏电池供电,共建成216套卫视接收站和* 套调频发射站光伏电池供电系统,总功率为300多kw。 二、西部太阳能应用概况 2.1自然资源 我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最大、地势较高的自然地理单元。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地区之一,尤其是西藏地区,空气稀薄,透明度高,年日照时间长达1600一3400小时之间,每天日照6小时以上年平均天数在275--330天之间,辐射强度大,年均辐射总量7000兆焦耳/平方米,地域呈东向西递增分布,年变化呈峰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文章TAG:近十年光伏行业发展十年  光伏  光伏行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