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光伏发电原理是

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原理是

2,光伏发电的原理是什么

光伏发电的原理如下: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如果光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并且光在界面层被吸收,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能够在P型硅和N型硅中将电子从共价键中激发,以致产生电子-空穴对。界面层附近的电子和空穴在复合之前,将通过空间电荷的电场作用被相互分离。电子向带正电的N区和空穴向带负电的P区运动。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2005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只有5兆瓦,仅占全球当年新增总量的0.36%;2005年全国累计光伏装机量70兆瓦,仅为当时全球总量的1.35%。而2017年全国新增装机达到53G瓦,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39%,连续5年增量世界第一,占据全球增量的半壁江山。2017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30G瓦,连续三年装机总量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32.4%。截至2017年底,光伏累计发电约256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超过8000万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2.1亿吨、68万吨和59.2万吨。

光伏发电的原理是什么

3,光伏发电原理

光伏发电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器的控制给蓄电池充电或者在满足负载需求的情况下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果日照不足或者在夜间则由蓄电池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给直流负载供电,对于含有交流负载的光伏系统而言,还需要增加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光伏发电原理

4,光伏发电的原理是什么

光—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5,光伏原理是什么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生伏特效应:如果光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并且光在界面层被吸收,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能够在P型硅和N型硅中将电子从共价键中激发,以致产生电子-空穴对。界面层附近的电子和空穴在复合之前,将通过空间电荷的电场作用被相互分离。电子向带正电的N区和空穴向带负电的P区运动。通过界面层的电荷分离,将在P区和N区之间产生一个向外的可测试的电压。此时可在硅片的两边加上电极并接入电压表。对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来说,开路电压的典型数值为0.5~0.6V。通过光照在界面层产生的电子-空穴对越多,电流越大。界面层吸收的光能越多,界面层即电池面积越大,在太阳能电池中形成的电流也越大。

6,太阳光伏基本原理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具有光电转换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它直接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直流电,是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单元。太阳电池特有的电特性是借助在晶体硅中掺入某些元素(例如 磷或硼等)。从而在材料的分子电荷里造成永久的不平衡,形成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具有特殊电性能的半导体内可以产生自由电荷,这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并积累,从而在其两端形成电动势,当用导体将其两端闭合时便产生电流。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目前应用最广的属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它由两层半导体材料组成,其厚度大约0.25MM,形成两个区域:一个正电荷区,一个负电荷区。负区位于电池的上层,在这一层强迫渗透磷、硼等元素并与硅粘在一起。正区置于电池表层的下面,正负界面区域称为P-N结。制造电池时P-N结被赋予了恒定的物理特性。当阳光投射到电池内保持松散状态的电子时,这些靠近P-N结的电子将朝电池的表层流动,用金属线将太阳能电池的正伏级与伏载相连时,在外电路就形成了电流。每个太阳能电池基本单元P-N结处的电动势大约为0.5V,此电压值大小与电池片的尺寸无关。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受自身面积和日照强度的影响,面积较大的电池能够产生较强的电流。

7,光伏发电的原理是什么

光伏、光热发电的区别 1、原理不同: 光伏--高纯硅利用太阳光照产生直流电,光伏发电,属于新技术新发电方法; 光热--收集太阳热加工成汽态,推动汽轮机,发电机发交流电,光热发电;原理与传统发电一样,属于新技术老发电方法; 2. 使用方向不同: 光伏--条件要求低,适合分散式、小规模、小局域供电,灵活多变,是城乡都适用的短、频、快项目; 光热--需要的条件高,如要求阳光资源好,有水等,适合集中式、大规模、大容量,甚至全国大范围供电,沙漠100平方公里的太阳热能,就够我们整个中国的用电。最终能够取代基础性能源的将是光热发电。 3. 相关产业链不同: 光伏--硅矿生产、提纯、切片、产品,相关产业链专业单一; 光热--钢铁、玻璃、水泥等等,涉及到多个行业,类似房地产,相关产业链长; 4、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技术各有用途,都有发展前景。
其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所谓光生伏打效应就是当物体受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当太阳光或其他光照射半导体的 PN 结时,就会在 PN 结的两边出现电压 , 叫做光生电压。这种现象就是著名的光生伏打效应。使 PN 结短路,就会产生电流。
简单说,电子或空穴,有了足够的能量后从价带跨国禁带到导带,这个能量必须大于禁带能量,硅里掺杂了硼、磷等之后,价带就多了个电子或空穴,而且很不稳定,很容易就跑到导带,正好光照的能量就是他激活,产生电了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p极区往n极区移动,电子由n极区向p极区移动,形成电流。

8,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太阳能发电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当有光照时电池正负电极间会产生一号电荷的积累,随着电荷的积累电池两端就形成了电流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核心部件,太阳能电池片就是这些核心部件里的关键器件;太阳能是一种辐射能,它必须借助于能量转换器才能转换成为电能。这种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就是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硅电池原理的基础是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打效应。就是当物体受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当太阳光或其他光照射半导体的PN结时,就会在PN结的两边出现电压,叫做光生电压这种现象,就是著名的光生伏打效应,使PN结短路,就会产生电流。众所周知,物质的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单晶硅的原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硅原了的最外电子壳层带有4个电子。 每个原子的外层电子都有固定的位置,并受原子核的约束。它们在外来能量的激发下,如受到太阳光辐射时,就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在它原来的地方留出一个空位,即半导体物理学中所谓的“空穴”。由于电子带负电,空穴就表现为带正电。电子和空穴就是单晶硅中可以运动的电荷。在纯净的硅晶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如果在硅晶体中掺人能够俘获电子的硼、铝、镓、铟等杂质元素,那么就构成了空穴型半导体,简称P型半导体。如果在硅晶体中掺入能够释放电子的磷、砷或锑等杂质元素.那么就构成了电子型的半导体,简称N型半导体。若把这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由于电子和空穴的扩散,在交界面处便会形成PN结,并在结的两边形成内建电场,又称势垒电场。由于此处的电阻特别高,所以也称为阻挡层。当太阳光照射PN结时,在半导体内的原子由于获得了光能而释放电子,同时相应地便产生了电子空穴对.并在势垒电场的作用下,电子被驱向N型区,空穴被驱向P型区,从而使N型区有过剩的电子.P型区有过剩的空穴。于是,就在PN结的附近形成了与势垒电场力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 光生电场的一部分抵消势垒电场,其余部分使P型区带正电。N型区带负电;于是,就使得在N型区与P型区之问的薄层产生了电动势,即光生伏打电动势。当接通外电路时便有电能输出。这就是PN结接触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基本原理。若把几十个、数百个太阳能电池单体串联、并联起来,便可获得几十瓦到两百多瓦的输出功率,从而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再经过串联、并联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电池方阵能够输出足够功率供负载使用。 更多有关知识可访问 http://www.yx-solar.com
建议你进: http://www.newenergy.org.cn/html/0067/2006710_10757.html

文章TAG:光伏发电基本原理光伏  光伏发电  发电  
下一篇